太原热线,太原新闻网,太原综合新闻门户网站

热门关键词: 

守护“天问一号”,他们接好了第一棒!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07-23

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通讯员 曾鹏 陈科维

7月23日12时41分,文昌航天发射场,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,成功将“天问一号”火星探测器组合体送入太空。火箭点火起飞后,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区测控设备及时捕获目标,获取到了火箭飞行第一手数据资料。

7月23日,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挥大厅 黄国畅摄

7月23日,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区紧张有序的工作现场 滕紫辰摄

在大家为火箭成功发射欢欣鼓舞的时刻,让我们走近和了解这样一群航天人,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,他们默默付出,洒下辛勤的汗水,托举着一个个火箭直上云霄。

默默守护的“牧星人”

“林鹏,你再检查下数据,看正不正常?”自“天问一号”发射任务进入状态,连日来,文昌航天发射场光学岗位的刘延和林鹏每天反复进行任务参数检查,每一次的精细检查都要忙碌至少3个小时。

今天,“天问一号”起飞前,林鹏再一次对各项数据进行核对,确保设备状态良好……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机房里20余名岗位人员精神抖擞,紧张有序地忙碌着,键盘敲击声、口令传达声、服务器电源的电扇转动声……忙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。

光学岗位操作手李浩稳稳握着测控单杆,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刻起就紧紧追随。李浩可以做到“盲跟”十秒目标不丢失,也算得上一门绝活了。绝活的背后离不开平时刻苦的训练,自从弹道下发开始,他每天都进行跟踪训练,往往一练就是一整天。一天下来,胳膊都练得阵阵酸疼。

管士磊正在进行设备维护

测控区雷达岗位高级技师管士磊,是在铜鼓岭上工作时间最久的“老人”,也是一名老党员了,参加执行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上百次,成功解决了试验任务中十余种故障,被大伙儿们亲切地称为“老管”。他一心扑在设备上,在山上一待就七年,下山的次数屈指可数。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为了执行任务,他早早告别家人返回单位。他和儿子、女儿约定,下次发射一定带他们到现场来见证爸爸从事的光荣事业。

柴油机房里,轰隆隆的噪声中,配单技师冷平一直值守监测油机发电状态。发射场负责人告诉记者,任务前夕,柴油机曾突发故障,冷平就和同事连续几天泡在机房拆件维修,反复调试,这一天天下来,个个灰头土脸,身上沾满了油污。“有人曾对我说,航天测控是高科技事业,可是你这工作又累又脏,又吵又闹,看不出半点的高大上啊。”冷平说:“越是高大上的事业,就越需要坚固的基石,而我们就是那块坚不可摧的基石。”

“天问”之路上的保电先锋

“天问”之路上,还有一群可爱的配电人一直用责任担当、热血青春保电护航!

UPS机房里,一块块电池整齐摞在一起,电表仪器整齐排列,亮着红绿各色信号灯,两台UPS主机发出慑人的嗡嗡蜂鸣,仿佛两只巨兽积蓄着力量。“电池状态良好”“主机运行正常”“室内温度正常”……“天问一号”任务正在紧张进行,任务中,蒋相伟每隔一会儿就要进到机房内查看一番,确保一切正常才能放心。

此前,在某次航区测量任务之前,UPS模块突然因为故障烧毁。距离任务只有几天时间,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执行任务!蒋相伟和岗位人员从他处拆借来相同的UPS模块,争分夺秒地安装、调试,最终在任务前顺利解决故障,保证了任务圆满成功。故障虽然解决,但也给蒋相伟敲响了警钟。那就是用电保障一刻都不能放松。“用最细致的作风保电护航。”这是挂在配电机房的标语横幅,更是蒋相伟对待配电工作最深刻的感悟。

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大楼里,大家常常看到卜海涛正在进行电力巡查。对大楼电力线路,卜海涛可谓是烂熟于胸。过硬的专业素质使得卜海涛处理问题故障时游刃有余。之前,长五遥一火箭首飞任务时,楼内某房间突然跳闸停电,无法恢复供电。卜海涛紧急前往排查,经过细致检测,发现是因为房间负载过大。既要保证该房间恢复用电,又要避免再度跳闸停电,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同一楼层的任务供电。卜海涛凭借对楼内电力线路的熟悉和过硬的专业技能,果断迅速地打通新的供电线路,保障了电力通畅。

航天发射场里的“灭火大师”

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已成功发射。而此时,23日14点,在指控大楼一楼消防值班室里,消防值班员依然正襟危坐,警醒地关注着消防联动柜的状态。

“火箭成功发射不代表任务结束,消防安全时刻都不能松懈!”熊鹏飞这样说道。他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消防团队里的“老大哥”,人送外号“熊大”。

熊鹏飞在检查气体灭火器压力

“在‘熊大’面前,安全底线一丝也不能退后。”提起熊鹏飞,许多同事都由衷地赞叹。“天问一号”任务启动以来,熊鹏飞的身影就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指控大楼的角角落落,仔细查看着应急指示灯、灭火器状态、水泵压力、烟感探测器等。一次巡检,熊鹏飞发现楼道一处偏僻角落应急指示灯不亮。有人提出:“这里基本上就没有人来,等以后再换吧。”而他却斩钉截铁地说:“隐患就是隐患,必须马上解决。”将隐患彻底消除、安全底线永不退缩是“熊大”始终坚持的原则。

“用最精细的态度消除隐患”,在消防值班室墙壁上悬挂着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。十一个楼层的上下攀爬是陶毅的常态,穿戴消防服、手拎灭火器成了他的掠影。“消防岗位就是如此,宁愿永远都用不到,但是必须时刻准备着。”这是陶毅写在应急预案上的一句话,也是他多年来对这个岗位的深刻感悟。任务当天,陶毅要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联动柜,监察着上面每一个警报器的状态。

今天,火箭壮丽腾飞,轰鸣响彻耳边,他们却再次因为坚守岗位而错过。记者问:“不能亲眼看见火箭升空,是不是很遗憾?”“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,虽然没有亲眼看见火箭升空,但是我们为火箭升空助了一把力,我们一样为自己感到骄傲!”“熊大”如是答道。

最火资讯